查看原文
其他

纳兰专访 | 伊丛丛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

品牌部 德纳兰设计
2024-09-03


题记

丛丛,是一名心思细腻的女性景观设计师,通过对话你能感受到她在参与项目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把关注空间使用者的感受放在首位;在感性做设计同时保持自己独立理性的逻辑思考。由此,你能理解到她所说的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设计的结果或外在形式也就出现了。


伊丛丛,中级工程师,9年以上地产景观设计经验,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累计参与完成住宅类、市政公园类、产业园类以及商业软装类等180余个不同类型的景观项目。






  Question 01 



Hi,丛丛,请你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伊丛丛,我是一名景观设计师。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




  Question 02 



你认为景观设计的逻辑是什么?最终方案是否像侦探推理小说里描述那样,根据现实条件有一个类似的逻辑推导过程?你经常选择的切入口一般是从哪里入手?



我认为景观设计逻辑是由场地条件所衍生出的设计分析思考,本质上应该类似于一个设计方法论,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的思考过程,同时伴随着感性与理性观点的交织;在时间和经验的催化下,最终设计方案才得以呈现。其实整个设计过程有点像侦探推理小说那样是有一个推导过程,既是一个不断说服自己,也是一个不断说服他人的过程,不然呈现在方案之中的那些线条就真的立不住了。


如果将景观设计逻辑落到实际设计之中,我一般会从解决问题入手,做设计其实也是解决问题,用设计的方式解决人与环境的调和问题,问题背后的本质则是人的需求和在地属性,设计初期我一般会先从这两个切入口入手,谁是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他们会有哪些使用场景?这块场地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又有哪些有利条件或不利因素?等等诸如此类,随着问题剖析得逐渐清晰明朗,慢慢得设计雏形也就显现出来了,最终方案有点像是一个思考延伸生长的自然过程。




  Question 03 



在你过往的从业经历中,你认为在一个项目的景观设计方案中有哪些是必须要有的元素(植物、地形、水景等)?为什么?



我认为必须要有的元素当然是“景”啊,景观景观,没有“景”何以“观”呢?哈哈开玩笑了,在这里我认为的景是广义的,但广义也是有边界的,边界的界限就是植物,植物是设计方案中必须要有的元素,任何景观没有和植物产生关联,就不太容易称得上是景观,至少不是耐看或长久的景观,想想身处沙漠或海洋这样的场景,如果空无一棵植物,全是沙子或海水,初看也许很震撼或壮观,但久了就会很乏味。不管是地形、水景、道路也好,都必须和植物发生关联,才能显示出独特的景观价值。但植物就不需要和其他元素产生关联,也可以自成一景,一块草地、一处花丛、一片树林都可以实现;此我联想到当下现实中的一些项目,在一处狭小的场地内非得添加各种复合景观元素,搞得很复杂,总有些炫技的成分,难道纯粹一些不好吗?一片竹林夹道,一处樱花密林,一隅水杉树阵都能呈现出自然独特的景观美感。


丛丛正在工作中的状态




  Question 04 



你是如何看待项目中的甲方要求景观设计呈现“故事线或故事性”这一诉求的?你一般是如何应对并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拿地产景观项目为例,我认为故事线就是设计思路和销售说辞的结合体,帮助不了解景观的人,更加容易从想象中认识到景观的美好。当下房地产市场客户中买房最重视的除了户型,其次就是小区景观了。好的小区景观不但能提升整个项目的档次,产生高溢价,同时也是促进成交的法宝。所以故事线既有人居使用场景的描述也有销售道具辅助的成分,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销售房子而存在的需求,当然这一需求也有助于理清做设计时的思路,特别是在项目汇报过程中指导性较强。


关于故事线的挖掘和讲述,我还是会回归到景观设计逻辑思考的路线上,从人的需求和在地属性出发,找到两个方面的交集共通点,由此确定主题立意,之后的故事就水到渠成了。




  Question 05 



当下行业内的景观作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了,你怎样看待在具体景观设计过程中借鉴或抄袭现象?



我认为抄袭和借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指借用或参照非自己原创的、他人的成果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或产品。而借用的程度不一,使这二者产生了差异。借用哥伦比亚著名雕塑家博特罗的一句话:“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想法和风格很重要。你可以选择另一个人的主题,然后用你自己的风格捕捉它,使它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借鉴是在他人作品之上取其精华,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再创作。一定要让观者清楚,这处设计作品虽然有所借鉴,但依然是一个带有新生命的产物,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新事物。


此外,我比较认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一段话:“艺术家不是造物主,没有办法像上帝那样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地创造东西。”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原创,当你决定要开始原创的时候,无需排斥参考和借鉴,但一定把握好尺度,别为了所谓的设计感而“出卖自己的灵魂”。景观设计也是这样,要让一个个经过历史考验的文化符号绽放新生,把老酒装进让目标受众更喜爱的新瓶。说到底,不管是艺术作品还是景观设计作品,我们追求的应该是熟悉的陌生感。一个设计作品出来,一半是熟悉的,一半是超越认知的。或者理念是新的,或者皮囊是新的,或者不同种类的嫁接,都是有益的创新。


丛丛参与作品:江苏无锡万科尊鹏云著(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丛丛参与作品:山东青岛阜丰观澜郡(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Question 06 



你是怎样看待景观圈的网红项目的?你认为网红项目的标准是什么?如果网红项目分为两种:一种是初看简单质朴,多看回味无穷的景观类型项目,另一种是迎面乍现,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景观类型项目?你偏爱哪种多一点?为什么?



网红项目背后的原因,我想有两点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项目设计作品本身具有印象深刻的高辨识度特征,至少一般情况下大众很少见此类景观,都很认同并且感受得到作品的精彩之处,忍不住想分享给他人;二是在当下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渠道多样性的流量导入,例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主流传播渠道,把作品的影响力无限放大,形成自带话题性或打卡点的传播效应。如果再把这两点因素分一个主次,我认为第一点:设计作品自身的价值或特征才是成为网红作品主要因素,其他部分都是次要因素。关于网红项目的标准我认为是业内同行或同事较多人都会经常提到的项目案例,有点儿像是学术领域的高引论文,公众号文章里的阅读量或转发量等等,需要有个第三方媒介量化出来的数据,知道或了解这个项目的人越多,大众雅俗共赏的,才能称之为网红项目。


我认为好的景观设计作品还得是第一种简单质朴回归自然的那种,景观其实是有生命的,它一直是处于一种不断生长变化的状态,好的设计作品是给与它生长空间的,当下有当下的美,未来也有未来的美,有点儿像是自然界的潮起潮落,月的阴晴圆缺,呈现出不同角度不同时空的状态;而另外一种充满视觉冲击力则是只关注景观的当下时刻,简单直白的给你“满月”,这种景观有点儿像是艺术圈里的临时装置艺术,初看惊慕不已,久看乏味无穷,缺乏后续想象力空间。




  Question 07 



作为一名方案设计师无时无刻都需要灵感,你日常工作中的灵感来源是什么?是否会碰到灵感枯竭的时刻?你是怎样解决应对的?你一般采用哪些方法或渠道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的?



我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我认为设计其实是服务于人的,一名好的景观设计师一定是个生活家,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切实体会到人的需求。另外,景观设计也是需要人生阅历的,没有生活的滋养和感悟,何谈设计?有时候没有成家或没有孩子的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是很难体会到如何换位思考问题的。每当灵感枯竭的时刻,以前的时候我会逼一逼自己,快速的从网络上不同角度的搜索关键字,希望能给自己带来灵感,没有深入思考项目自身的条件,过于关注外在的表现形式;后来项目没那么紧了,没有灵感的时候我选择让自己能停下来,做点别的事情,分散下注意力,在不经意间的蓦然回首处,指不定某个事物或者画面就能给你带来灵感,而这些通常来自于对生活细节和人的需求的切己体察。


我一般提升自己的方式一方面是读书,积极多读多思考行业内大师的著作或作品集,有时候文字多图片少的著作或作品集更应该读几遍,重点是汲取大师的造园思想;另一方面是走路,多去实地探寻考察已经落地项目,重点学习感知他们对空间的外在处理手法,以及尺度、比例、材质的把控造景细节。


丛丛参与作品:和达·和园(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Question 08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你是怎样看待新自然主义种植、生态环保原则、以人为本理念、海绵城市、低碳设计等这些设计指导原则的?仅仅是停留在嘴上说说吗?好像在现有的行业内作品中不太容易看到这些方面,大家更多的是关注到造型独特的雕塑、构筑物、游乐设施等等这些外在表象特征。



这些概念性设计指导原则,我觉得有点儿像是武侠世界中武功秘笈的内功心法部分,直接拿来好像没办法在实战设计过程中使用,只有当你在碰到设计问题时就会体现出它的价值,比如材料的取舍与选择;它们一般是用来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隐性问题和长期问题的,有了它们能提前规避掉一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也有点儿像是法规或法条,引导你在设计过程中的行为实践,对于业内人士可不仅仅是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都是可以通过时间或特殊场景来验证的,一般而言,所有好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遵循一些设计指导原则,正所谓“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这个道理在这里也是行得通的。




  Question 09 



你认为最近两年中景观行业是否出现了新的设计思潮或新的理念?例如后疫情时代下的景观、TOD模式下的景观、康养景观、儿童教育景观等等,你是如何看待的?



对于身处景观行业的人,其实可能会对自己是否与时代潮流脱节等问题会有一定的小担忧,毕竟景观是一个需要设计师不间断学习的行业,最近几年在疫情和政策的变动影响下,行业环境也产生了剧烈变化,有变化就需要有应对措施,只是解决的方法或方式不同,我认为景观领域里的这些新理念就是伴随新问题而产生的新解决方案或应对措施,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大势所趋,此外行业内的一些前沿刊物和设计竞赛也有关注到这些主题,我觉得大家与其担忧,不如去积极去拥抱变化,并学以致用,回归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思考景观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切入点在那里?有没有一些共性特征?另外建议大家可以翻翻《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和《中国园林》这些行业主流学术类研究杂志,它们对这些选题都有出过专刊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




  Question 10 



实地考察项目游学活动作为专业学习提升方式的一种,在圈子内也很盛行,请你分享一下如何高效有价值的去实地看一个项目,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你一般会怎样分析一个项目实景呈现背后的设计方案?



我习惯是先去搜集要考察的项目相关基础资料,比如项目所在地的一些基本信息(区位、气候、文化等)、项目相关方案平面图或文本资料、以及相关设计师的访谈等,先从感性的角度去了解分析项目背后的信息,同时在脑海里生成一些问题并记录下来,比如整体方案设计好在哪些点?不好在哪些点?可以借鉴的地方是哪些?如果我去做,会怎样处理高差问题?等等,然后带着问题再去实地查看项目空间的营造、材质的运用及特殊空间的处理手法。如果有可能,在项目现场请教相关人员或是可以同一起去的考察人员进行交流探讨,尤其是做好考察过程中的记录照片,比如拍照或是录制短视频,如有可能再带一把卷尺,有些地方测量一下,强化空间感知的尺度感和距离感。这样能使得考察项目的充分性加强,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看了一遍。


如果我去分析要看的项目,其实本质上也是做了多次项目的复盘,首先,拿到项目基础资料,我会思考如果是自己接手这个项目,会从哪里思考?然后仔细研读项目的平面及重点节点空间,设计师是这样做,我那样做行不行?其次,再去现场,发现好像有的设计那样做行不通,限制性条件较多,还是之前的设计师手法处理的比较妥当,在后续考察中,我会多注意留心这些关键点,让设计思考贯穿于考察的全过程中。最后,等考察完之后,整理相关照片、视频及笔记相当于又做了一次复盘,加深了对项目的理解和吸收。


丛丛参与作品:天津亿利精灵乐园(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Question 11 



你是怎样看待景观专业上的瓶颈期?你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你是否有自己一直坚持的设计理念?比较认可的行业内人物、作品或书籍有哪些?



景观专业里的瓶颈期,我认为就跟爬山一样吧,会累,会遇到挫折,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但同时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跨越障碍,让自己更自信、更坚强、更坚定。不忘来路,始知归处。设计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会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瓶颈,我现在应该算是处在一个小瓶颈的中后期吧。


枡野俊明,日本国宝级枯山水大师,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设计理念还是以人为本吧。行业内我比较认可的是日本的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先生,他说:“一个好的花园是让人看不够的,他能到达你的心路,不需要原因,你只是想简单的停留在那。而通过你在那的停留,你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或者思考自己走过的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花园就是最好的花园。”


书籍的话推荐《园冶》,能在迷茫的时候,找回园林的本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就是本期 纳兰专访 | 伊丛丛专辑的全部内容

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想要咨询丛丛,可以给小编留言,

我们会及时把您提出的相关问题转答给丛丛本人。





更多纳兰专访请点击以下标题:


纳兰专访 | ARIS:设计和图纸仅仅是一张纸,除非它被落地实施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

纳兰专访(续) | ARIS:在我的设计过程中,独特性和真实性始终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纳兰专访 | 丁同 :好设计的标准是实用和有氛围

纳兰专访 | 曹建峰 :产品力,很多时候就是项目独有的气质

纳兰专访 | 孙晓东 :让”骨骼”和”肌肉”,受力和美,有机的结合起来

纳兰专访 | 蔡宏冰 :做自己喜欢的设计,做自己欢喜的设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德纳兰设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